【“时代楷模”风采】于军红:务实拼搏履使命 创新提效建新功




        安全是基石,必须牢牢把握安全运行的局面。对此,于军红提出了“超长周期安全运行常态化”的新目标。对于这个新名词,有人提出,电力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,实现超长周期安全运行常态化谈何容易?面对疑虑,于军红坚定地表示:“安全运行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,只要做到危险点的可防可控及操作的规范化、标准化,就一定能实现超长周期安全运行常态化。”

      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于军红与全体运行人员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,制定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——从完善管理制度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、改善现场工作环境、加强督查监护等多角度全方位拟定了整改措施——

        创新制作了“工作票办理、执行流程”展板并上墙公示,统一了工作票办理方式方法,提高了工作票办理质量和效率,使运行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设备优化调整中。

        创新配备了操作记录仪,完善了《操作全流程管理制度》,推行操作前风险预控辨识、现场分级监护等一系列措施,有效保障了操作过程规范化、流程化,使运行人员各项操作逐渐精准、统一。2019年,运行部共执行操作任务7973项,均精准完成,确保了运行操作的安全进行。

        创新创建了SIS系统事故预想平台,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及成果共享,最大程度发挥了事故预想作用。目前,SIS平台已存储各类事故预想220余个,形成了宝贵的资源财富。

        通过在生产岗位上实行“手机集中管控制度”,使运行人员心无旁骛地聚焦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 随着一项项制度的有效实施,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,彻底杜绝了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异常事件发生,成功开创了运行一线“超长周期安全生产常态化”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 安全局面稳定后,于军红又迅速组织运行人员利用精益生产理念,紧盯KPI、OKR等生产指标,对发电机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审视、梳理,按照公司部署成立了精益改善小组,持续创新优化运行方式、开发运行新技术——

        创新优化不同工况下凝结水母管压力运行曲线,降低了凝泵电耗。

        修正主汽压力与机组负荷的对应曲线,优化不同工况下的给水泵运行方式,降低给水泵电耗。

        提升供热首站换热效率,在维持原供暖温度的基础上,每小时降低供暖汽耗21吨。

        一次次突破、一次次创新,不仅降低了发电成本,更加激发了运行人员创新创效的热情。于军红及时将技术攻关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汇总、推广,全员积极参与到优化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调整中。2019年,运行部累计完成微小改善160余个,精益改善项目50余个,节约发电成本450余万元。运行一线围绕技术难题克难攻坚蔚然成风,运行人员业务技能不断提高,发电机组安全性、经济性持续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 过硬的本领和技能,是一个团队干好本职、成就事业的关键,而实战将直接助力团队技能的持续提升。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,于军红将目光瞄向了影响发电成本的“硬骨头”——经济煤种掺烧。于军红深知,实施经济煤种掺烧是公司的战略目标,必须将它攻克!于是,他组织技术骨干针对火电厂经济煤种掺烧技术展开攻关。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,于军红带领技术团队从提升入炉煤质掺配均匀性、优化燃烧系统等措施入手,在不断钻研、实践、总结的循环推进中,掺烧比例从最初的30%逐步提升到40%、50%。通过持续改进,技术人员的调整经验逐渐丰富,经济煤种掺烧技术不断成熟。今年5月份,掺烧比例已达到60%,累计降低发电成本5000余万元。



        于军红(右三)与技术人员进行燃煤掺烧技术讨论

       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忆往昔,于军红十分珍惜自己与团队在坚持不懈的拼搏中取得的成就,但他更加明白,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大家庭提供的广阔平台。他表示,今后将继续紧跟企业发展步伐,带领技术人员克难攻坚创新创效,为发电机组多发多供、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作出更大贡献。

和我们联系(*)为必填项目

Baidu
map